114小暧昧-《南宋搬运工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见赵翔的脸一片乌云,又讪笑道:“开玩笑的,我只在这里看,看完便回家,你不必理会我,每日你徒弟他们都会给我送来饭菜,我爹要是知道我如此专注读书,必定欣慰之极。”

    赵翔扫了一眼,发现他手里拿着的《金瓶梅》,揶揄道:“你爹若是知道你读的是这本书,大约会把你的腿也敲折了吧?少废话了,现在就回去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人怎么这般冷漠,我在你家作客这么久,你非但没有招待,还要把我赶走,我不管,既然有好书,我便不走了,除非……”

    眼前这个黑胖子一脸的邪魅,赵翔就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:“你只能挑三本带走。”

    “嘿嘿,这才叫兄弟嘛,这本神书自然是要带走的……”

    然后……黑胖子也不用什么人护着了,卷了书就跑,生怕赵翔反悔。

    李远光一走,偌大的芝山云居便觉得异常地空。

    雨下了两天,除了施粥棚每日定时定点地开张,所有工作都停了。而过来领粥的灾民也越来越少。到第三日时,只剩下不到三百人了,这与王浩然的努力分不开——他领着一班衙役公差,每天坚持巡察,并且劝说一切有条件的人回家。

    灾民自然是不愿意回家的,但是也不愿意在这里坐吃等死。于是众多灾民举家再次迁移。

    最后的三百人被赵翔吸纳了,这就叫做债多不压身吧。看着江堤那边大片灾民遗留下来的竹棚,赵翔突然在想,这里面是不是有很多是后来漳州那些偏远村落的祖先,毕竟福建土楼也就是宋代时开始出现的。受了大宗大族及匪盗欺凌的弱势群体最终选择将家安在偏远地区,说好听点叫做开发了广大无人区,但实际中间有多少无奈和血泪。

    王浩然不知何时站在赵翔身边,显然今天他来这里不是为了公事,见赵翔沉思便道:“自古豪强吞并百姓田宅,逼其成为客户,再沦为佃农,又或者离群索居,自己开枝散叶,已成惯例。王朝自有其兴衰罔替,百姓又何尝不是。”

    赵翔道:“你觉得正常吗?”

    “不正常又当如何?自秦而下一千五百年,战祸时哀鸿遍野民不聊生,盛世时看似一番好气象,实则暗流涌动。”

    赵翔点头赞同:“大约如此吧。只是盛世太平之下,大多阴暗都被掩住了。兴,百姓苦。亡,百姓苦。龙溪县有王大人这样的好官,实乃百姓之福。”

    王浩然苦笑:“百姓有福与否还要等我百年之后才有定论,不过你倒是因祸得福了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