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百姓们还在纷纷说着什么,片刻之后,衙役带着已经换上囚服的刺史大人走进大堂。 卿慕又是拍了一下惊堂木,大声:“堂下之人,报上姓名,出身!” “钦差大人,你将本官请到公堂,又摆出堂威来,你究竟想干什么?”沈风不屑的道。 卿慕非常生气,:“沈风,江南十六州饥荒震惊朝野,圣上上体天心,下恤百姓,诏令本官江南赈灾!” 然本官刚达越城,便遇刺史大人百般挑衅,经查越城州府历年账目,发现疑点重重,并以记录在案!但不知,沈大人将这些官银都挪作何用? 为何不用来购粮赈灾,反而中饱私囊,试图夹带私逃! “哼!钦差大人可是明知故问了,让本官来此,总不是为了闲话家常吧?”沈风淡淡的道。 “不错!本官经多日查访,所见所闻,都表明沈大人并未将这些官银用于救助灾民,而是统统装进自己的腰包!不知,沈大人可有说辞!”卿慕严肃的道。 “钦差大人有所不知,江南十六州受灾之事正是下官禀报圣上,至于钦差大人所看之账目,并没有何不妥吧?”沈风自信的道。 卿慕心中有些愤怒,又:“然而救灾之急,急如烈火,百姓饥肠辘辘,你却将官银中饱私囊,平日里还纵容属下鱼肉百姓,你可知罪!” “钦差大人,这子虚乌有之事,不能只靠道听途说,更不能妄加臆测啊!”沈风回道。 卿慕大怒,拿起惊堂木重重拍了一下,:“住口!何谓道听途说,妄加臆测!” “你贪污官银,中饱私囊,鱼肉乡里,你这种种的恶行,本官均以查清楚问明卿,并且已经搜录在案,如今人证物证具全,你竟敢在本官面前大放厥词,信口开河!” “钦差大人!本官是二品朝廷命官!你无权审我,更无权判我!”沈风朗声道。 卿慕将圣旨拿在左手之上,:“且看!蒙圣上信任,特准予本官有便宜行事之权,如何审不得,又判不得!” 沈风黯然得低下头,瞥眼之下,看到旁边站着的王一飞,心想:这次可能真是凶多吉少了,平日里这个王一飞就与自己不和,此次还不是落井下石! “沈风,你无功而受禄,蒙圣上皇恩,贵为越城刺史,本应上体圣心,下恤黎民,却不思进取,克扣官银,中饱私囊,鱼肉百姓。” “如今江南饥荒,你却只卿贪图享乐,欺压百姓,无视于路倒之饿殍。其心可鄙,其行当诛。本官代天巡守,以本朝律例,叛你服苦役半年,秋后问斩!”卿慕不卑不亢得说道。 “大人!大人!下官冤枉啊!”沈风磕着头求饶道。 卿伦走上一步,:“带下去,发配边陲,立刻执行!” 衙役回:“是!大人!” “好啊!好!好!” “恶人有恶报,真是大快人心!” “是啊!是啊!” “来!来!来!大家快来感谢青天大王爷!替我们越城百姓做主啊!” 堂外的百姓纷纷跪拜:“多谢青天大王爷!” “多谢!” “报!”忽地,堂外有人大声说道,盖过了吵闹的众人之声。 卿慕一怔,疑惑的问:“什么事?” “大人!从京城西郊大营运送的粮食,已经到达城门外,邓将军特吩咐属下前来通报!”那名士兵禀报道。 “好!真是及时雨!”卿慕开心的道,然后缓缓走下堂来,刚才对于沈风的所作所为心中却是无比气愤。 如今,听到这个好消息,总算放宽心,高兴的走到卿伦身旁,低声:“总算到了!” 卿伦点了点头,抬头向众百姓:“大家快快起来吧!听到了吧!朝廷调拨的粮食已经运到,大家都回去,通知所有人,准备排队领粮食吧!” “啊!有吃的了,终于不用挨饿了!总算熬过来了!”百姓中有人说道。 有的人却哭了,泣声:“可是,却又很多人已经饿死了,并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到来!” 王通判向前劝:“好了!好了!大家不要说了,回去通知大家,准备好东西领取粮食!” 众百姓相互议论着,转身慢慢离去。吵吵嚷嚷的人群逐渐散去,片刻之后,公堂之内安静了下来。 卿慕走上一步,:“王通判,本官以钦差名义,暂时要求你暂代越城刺史一职,尽你所能,安抚百姓!” “本官回京之后,自然会向皇上奏请,正式升任你为越城刺史,望你以沈风为鉴,做一个好官,造福百姓!” “是!多谢大人栽培之恩!下官定当不辱使命!”王通判回道。 卿伦望了一眼那个传令兵,:“你且先回去,本将军马上安排人前往迎接邓将军!” “是!卿将军!”说着,那士兵匆忙走出大堂,出府而去。 翌日,就在府衙门口,平时都是马背上打仗的士兵,当起了搬运粮食的民工,百姓们领到粮食,都是笑容满面,开心不已。 卿慕站在哥哥身旁,望着开心的百姓,笑:“能够看到老百姓如此开心,看来我们这次的苦差事,没有卿来!” “是啊!想不到,卿慕你这么有堂威,昨日在公堂之上,哥哥都不敢相信,这还是自己的妹妹吗?”卿伦打趣的说道。 “哥哥!那不是卿慕心里生气嘛!那时候就在想,如果不能将这等官吏治罪,皇上舅舅给我的这个便宜行事之权,岂不是就卿给了?”卿慕开心的道。 “哎呀!原来你是这样想的,看回去我不向舅舅告你一状!”卿伦道。 “哼!你敢!”卿慕微怒道。王通判走了过来,犹豫的看着卿慕、卿伦,似乎有什么话要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