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八章 复起的范仲淹-《刀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看着沉默的儿子,老范心中微微一叹,到底只是个毛头小儿,这朝堂之事,岂是单纯以忠奸来划分的?

    “尧夫(范纯仁的字),你别忘了,喀剌汗的十七万大军还压在阳关外头,赔偿的数千万贯军费还未兑付啊!燕王此刻怎可轻离前线?

    …你再看看这个!”

    范仲淹看着眼前倔强的年轻人不再多言,将其中一封书信递给他道。

    范纯仁展开一看,疑惑道:“改良馆阁制度?”

    “你再看看这个?”

    “西北战略…”

    范仲淹抚须道:“你可知西北战略是谁的手笔?”

    范纯仁摇摇头,这些信息根本不会见著邸报,他又不位居京师,自然不知。

    “这西北战略并非出于任何一位朝臣手笔,而是枢密院赞画司!”

    范纯仁想了想,突然惊道:“西北战略非出名臣之手,乃是群智所得!”

    范仲淹微微一笑,继续问道:“你再想想改革馆阁,想到了什么?”

    范纯仁的脑海里似有亮光闪现,却又不甚明了,只是苦苦思索,却像雾中看花,似明非明。

    “孩儿不知,望父亲指教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笑道:“韩相今年多大?”

    “四十出头。”

    “首辅任期多长?”

    “应当是十年…这,韩相的首辅之位还有一年就要到期了吧…”

    范仲淹呵呵一笑道:“对啊,韩琦年富力强,为了践行新政之道,他到期后必定下野,可他下野后去哪儿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”范纯仁一时有些懵,对啊,四十岁不会致仕,那韩琦去哪儿?这些年官家对他这个首辅仰赖有加,也不会因为他去职就完全放弃这个大才,那韩琦用什么方法继续留在官家身边影响朝局?

    “尧夫,看看…”范仲淹轻轻点着改革馆阁制度的信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…孩儿明白了,韩相这是在为自己的去向安排后路,他去相位后,可入馆阁,提升馆阁的官员品级,用以…用以…安置任期届满后的官员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