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四章 胜利的感觉-《刀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李现微微一笑,见军官们都伸长了脖子,指着帐篷顶道:“白天温暖,清晨浓雾,又处在初冬时节,天气会如何变化?”

    折继祖插话道:“末将世居西北,这种天气往往意味着寒潮和暴风雪,风雪要是大些,山路可就断了!”

    李现点点头又看了看几个年轻人:“懂了么?马上要大雪封山了,到时候补给怎么办?别忘了敌军还可以从高原撤退,到时我们是追还是不追?

    高昌回鹘的烂摊子我们怎么处理?赔偿的军费找谁要去?!

    光想着打仗、作战、厮杀,但战争的胜负往往决定在战场之外!

    朝廷定下的战略是什么?——收复失地,占据瓜、沙二州!

    如今不需要流血就能达成一切目标的方案就摆在我们面前,为什么不去抓住?!

    我们武人的使命是结束战争带来和平,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这句话!”

    李现越说声音越高,赵家对于武人的防备那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,如果不是自己和政事堂一群开明文官们的努力,哪有现在的局面?!

    哪有现在武人可以单独领兵的好日子?!

    自己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去破坏它,人越年轻越有冲劲,可这种对未来无畏的憧憬和热情,往往也是对这脆弱的文武平衡一次又一次的挑衅与破坏!

    而这也是李现心中对于守护华夏文明践行的道!

    “咳咳…”一直坐在角落里仿佛透明人一般的监军太监袁德海清了清嗓子:“按理说咱家只有听的份儿,不过燕王说得才是正理,年轻人得多学学。”

    说完,一甩拂尘,老僧入定般隐在角落里又沉默了下去。

    在场所有的军官都面露沉思的神色,刚刚李现那一席话堪称肺腑之言,怪不得贵为亲王赏无可赏的情况下,官家依然敢用他。

    而随军监军都是由皇城司派遣,他们的态度与皇家的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袁德海的表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是皇家对文武关系的态度。

    李现不愿就这个问题再聊下去,开始了后续安排,狄青所部固守肃州一线,控制嘉裕山隘口,另外向汴京发信,要求政事堂尽快派遣谈判官员,吏部准备好接收瓜、沙二州的各级官吏,三司赶快派人来做好接收赔偿的准备。

    另外,还有五万多放下武器的回鹘战俘,这些人将直接由工部接收,成为修桥铺路、挖掘矿山的生力军。

    总之,在李现的一顿神操作下,宋军不仅一举扭转开战初期的不利局面,而且还是最后的赢家,一百万金第纳尔折合黄金近二十万两,换成铜钱得有两千万贯,足够弥补开战的耗费和阵亡将士的抚恤了。

    未来祸害欧亚大陆的蒙古势力彻底被铲除,等到喀剌汗人把高昌回鹘的国库搬空,西域诸国将会又一次回到华夏文明的怀抱里。
    第(2/3)页